日前,第三屆“智建杯”智慧建造創新大獎賽揭曉獲獎名單,本次大賽由全國36個行業協會支持,旨在落實住建部《“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廣普及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BIM、CIM、數字化管理、人工智能、信息化平臺、智慧工地建設、智能化綠色施工、數字孿生與智慧運維、物聯網等智慧建造技術的廣泛應用。本屆累計收到1918項作品,在境內外權威專家評審下,歷經多輪角逐決出最終結果。
本次大賽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榮獲數字企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稱號,共有12項參賽成果獲獎,設計組1項金獎、4項銀獎、4項銅獎,創新組1項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
獎項 |
獲獎等級 |
獲獎項目 |
設計組 |
金獎 |
中國科學院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項目 |
銀獎 |
BIM技術在黃埔區區委黨校新校區建設工程項目 |
|
銀獎 |
市政集團智能建造研發總部項目 |
|
銀獎 |
廣發銀行總部大樓項目 |
|
銀獎 |
知識城產業聚集服務中心(A區)項目 |
|
銅獎 |
浙江省腫瘤醫院重離子醫學中心大樓項目 |
|
銅獎 |
珠海橫琴新區長隆宿舍一期(B區宿舍)項目 |
|
銅獎 |
黃沙水產市場地下室的BIM正向設計與應用 |
|
銅獎 |
東莞市人民醫院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項目 |
|
創新組 |
金獎 |
媽祖重離子醫院項目 |
銀獎 |
BIM設計技術賦能知識城國際會展中心項目 |
|
銅獎 |
中國科學院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項目 |
中國科學院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項目(設計組金獎)
BIM應用概況:廣州市設計院運用BIM技術,創建了全專業模型,精細準確地呈現項目地貌、工程實況,在碰撞檢查中糾正了216處,將問題規避到施工前,減少現場拆改。通過BIM模型圖紙全審、施工工藝模擬,大大縮短工期,節約了大量資金。通過BIM建設管理平臺、BIM+智慧工地平臺等數字平臺,對質量與安全、進度與成本等項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管控保障。
媽祖重離子醫院項目(創新組金獎)
BIM應用概況:項目設置有4種先進的腫瘤治療裝置(重離子、硼中子、質子和直線加速器),每種治療裝置均有獨立的醫療系統和工藝要求,對空間布局、流線設計、管線綜合協調的要求高、難度大。應用BIM正向設計技術,提前發現碰撞問題并規避,減少現場拆改,累積發現各專業碰撞問題472個,有效加快了項目的施工進度,同時項目整體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基于BIM設計模型,對大型設備運輸路線進行可視化分析
統一監測和綜合管理的可視化交互系統
創新應用:參賽項目積極應用可視化分析、正向設計、智慧工地集成信息管理等BIM創新應用,展示了BIM創新技術在結構、建筑、機電、鋼結構施工等各階段的深度應用情況。該項技術在項目中發揮輔助圖紙會審、深化設計、可視化技術交底、碰撞檢查、進度質量安全管理等傳統功能,采用無人機正向攝影技術與BIM相結合,支持模擬開挖方案優化等,為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提供準確可靠的決策數據支撐。同時,利用BIM模型作為建筑數據的載體,輔以智慧工地系統,可以全方位集成施工管理的數據信息,提升項目BIM應用的深度與廣度,大大提升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效率。
根據《“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推動企業數字化工程轉型已是必然趨勢與要求。本次智建杯所獲得的獎項,既是對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應用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數字化設計能力的充分認可,廣州市設計院集團將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挖掘BIM等建筑業數字技術創新并實現應用落地。在“十四五”政策的引領下,廣州市設計院集團將會持續發展BIM技術應用,在建筑業內繼續勇敢創新、勤于探索,再創輝煌。
獎項介紹
“智建杯”由澳門建筑資訊模型協會、香港建筑信息模擬學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建筑學會共同舉辦,旨在大力推行智慧建造,加強建筑行業交流互動、深度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BIM賽事之一。
獲獎人員:彭少棠——智慧建造工匠、周嘉樂——數字建造行業技術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