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華興銀行廣州分行辦公大樓舉行封頂儀式,是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市設計院集團”)繼廣發銀行總部大樓在廣州金融城建設的新天河地標。
該項目由Gensler事務所負責方案設計,中建八局承擔建設任務,廣州市設計院集團負責施工圖設計。設計秉承唯一極致、智能高效、節能生態的開發理念,致力打造一個商辦共生、智慧體驗性金融商業空間,符合國際甲級寫字樓標準的現代銀行總部。項目在建成后將進一步夯實金融城“保險+銀行+投資”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項目概況
(建筑沿街夜景效果圖)
廣東華興銀行廣州分行大樓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國際金融城起步區,場地毗鄰科韻路及琶洲大橋。大樓總建筑面積約8.59萬平方米,高29層,包含1棟23層塔樓及部分6層裙樓,其中裙房分為數據中心、辦公大堂、銀行營業廳三大部分,塔樓建筑高度為140米。為展示企業形象及城市風貌,建筑自上而下形成通透輕盈到厚重穩定的三級變化,塔冠近30米高的通高玻璃體在珠江兩岸華燈璀璨的景色映襯下化作富有趣味、極具雕塑質感的“漂浮盒子”。
(建筑頂層效果圖)
設計亮點
為了縮短設計周期,減少繁冗無效的圖紙調整,提高方案落地性及完成度,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采取了全過程BIM輔助設計的策略,主要運用的特色技術措施如下:
BIM控制下鋸齒幕墻設計:
本項目裙樓部分設置了大范圍的石材幕墻,塔樓部分采用了鋸齒形玻璃型幕墻,此類幕墻與主體建筑的關系,石材板的分隔和定位,石材幕墻構件布置等會對室內空間,結構布置以及外觀效果產生極大影響。為了更好處理前期問題,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通過BIM技術可以對前期的幕墻進行建模,分析幕墻性能,構件安裝、定位推敲,并制定更精確的實施計劃。
可視化三維協同設計:
地下室凈高作為整個項目的核心區域,機電管線安裝是此項目的一大特點、難點,此項目地下室層高較低,無法預測管線安裝后的凈高度,為此采用可視化的BIM模型來輔助設計,將設計管線以一個可視化的形態展示給參建各方,通過BIM技術能夠把握地下室凈高,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與設計各方溝通解決。
BIM模型的設計自檢:
由于裝配式建筑構造復雜,特別強調各環節的協同性,需要各專業緊密配合。在設計過程中,由于BIM技術具有內部碰撞和自動糾錯功能,可檢索設備的沖突和錯誤,能有效避免各環節的設計問題。
(bim模型檢測分析圖)
BIM配合下的施工配合:
華興大樓的BIM模型,實時模擬項目的建設,規劃項目的實際進程,準確和及時發現問題,并通過BIM技術進行模擬、調整和優化,為現場施工的可視化提供依據。配合BIM模型,項目克服天氣以及場地狹小等現場因素影響,靈活安排施工部署,利用裙樓屋面作為外架、幕墻材料堆場,及時轉移材料,騰出施工作業面。針對各個施工節點,倒排工期,有序穿插,實現“七天一層”的主體結構工期,穩步推進項目建設。項目在施工方面亦創下不俗成績,項目深基坑內支撐支護結構拆除復雜,施工方聯合設計方共同研發出結構先行內支撐后拆除塊體再利用技術。通過應用此項創新技術,提前35天完成地下室封頂,并完成1項國內領先科技鑒定,省級工法1項、發明專利3項、論文2篇。
(建筑施工現場圖)
廣州市設計院集團近年來先后承接廣發銀行總部大樓、廣州周大福中心、廣州唯品會全球總部大廈等多個重點建設項目,在超高層建筑領域彰顯了雄厚實力。廣州市設計院集團將繼續秉承創新、協作、共贏的理念,以專業的視角和能力,煥發出城市新生的澎湃能量,匠心鑄就國際金融城商務綜合體標桿,助力廣州城市高質量發展,為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貢獻力量。
項目名稱|華興銀行廣州分行辦公大樓項目
項目地點|廣州市天河區國際金融城起步區
建筑類型|辦公建筑
建筑面積|約8.59萬平方米
總體高度|140米